荔枝易腐 初心不朽-凯发k8国际

点击数: 时间:2025-07-10 作者:罗文鑫 来源:沅江农商银行
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盛夏的大唐长安城,诗人杜牧穿行在人潮汹涌的繁华街道,突然一声大喝“荔枝来啦,让开!”,人群有默契地躲在官道两侧,注视着远处八百里加急的骑手和马蹄声由远及近,再由近及远,瞬息间奔驰而过,人群又回流到了街道中央。这个场景是杜牧诗作中的一句,也是马伯庸在小说《长安的荔枝》中描绘的一个镜头。前段时间,这个小说改编拍摄的电视剧正在央视热播,我也追剧到了最后阶段——岭南的新鲜荔枝跨越五千里,成功送到了杨贵妃手中。乍一看,小说主人公、长安九品小吏李善德克服困难运转荔枝的故事确实动人,但在我细细回味后才发现,一个小人物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守本心、清廉从业的过程才是最能与人共鸣的。

荔枝在唐朝,不仅是水果,更是权力的象征、腐败的诱饵。李善德的这一形象,穿越千年时空,与我行"清廉故事我来说"征文活动的主题不期而遇,刚刚好。李善德的故事告诉我们:清廉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标杆,而是每个普通人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坚守的职业底线;不同流合污不是遥不可及的政治理想,而是平凡人面对诱惑时能够做出的正确选择;坚守本心、勇往直前也不是只有小说里才有的,而是会随时发生在我们每一个员工身上的现实可能。

守清正 立身之本

李善德是唐朝官僚体系中的一粒微尘,一个被各级机构和同事推诿后无奈接锅,负责荔枝采办的九品小官。当荔枝成为杨贵妃专宠的奢侈品,当荔枝运输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,李善德面临的不仅是工作压力,更是道德考验。小说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:李善德明知荔枝运输过程中的贪腐已成常态,却依然坚持按章办事,不从中渔利。这种选择在当时的官场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,甚至被同僚视为"不识时务"。但正是这种"不识时务",彰显了李善德的人格力量。他面对的诱惑是具体的——可能是金钱的回扣,可能是上司的赏识,可能是同僚的接纳;他承受的压力也是具体的——可能是家人的不解,可能是前途的黯淡,可能是孤立的处境。清廉从业从来不是在真空中做出的抽象选择,而是在具体情境中与各种诱惑、压力博弈后的坚守。李善德的价值在于,他证明了即使在系统性腐败的环境中,个人仍然可以有所不为。

将目光从唐代长安拉回到我行,我们会发现李善德的精神并未过时。在金融领域,诱惑与风险同样无处不在。一笔贷款的调查与审批,一次财务费用的报销,一个招投标的选择,都可能成为道德考验的关口。我们每天经手的资金流量大,面对的客户类型多,诱惑同样不少。作为支行行长拒绝了亲朋好友不符合条件的贷款申请;作为客户经理顶住压力否决了存在风险的贷款申请;作为会计拒绝了行长不合理的费用报销要求——这些当代的"李善德"们,每一天都在用行动诠释着清廉金融的文化内核。我们可能不会青史留名,但正是这些日常工作中的清正坚守,夯实了发展的基础,维护了金融安全,也成就了平凡但不平庸的自己。我曾经在《中国农村金融》杂志上看到一位退休的老信贷员接受采访时说过:"这辈子经手那么多贷款,最骄傲的不是放出了多少亿,而是没有一笔违规操作。"这种职业自豪感,正是守清正的最生动体现。


敢坚持 成功之匙

从古至今,坚持是一种可以传承的精神基因,也是我们农信系统70年来的优良传统。李善德的故事能够穿越千年打动我们,正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共同的精神体验——面对困难时的不放弃,克服困难后的不迷失。小说中的荔枝运输任务困难重重,荔枝的保鲜期极短,“一日色变、二日香变、三日味变”,在当时的条件下,运输过程中就算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,也有可能功亏一篑。在他人的奚落嘲讽中,李善德的心态一度到达崩溃和放弃的边缘,他有过心酸、痛苦和无助,但他始终没有选择放弃,就像他说的:“就算失败,我也想知道,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。”终于,在他一次次失败,一次次重来,反复计算、试验、总结后,克服了一个个难题,最终新鲜荔枝成功送达长安,赢得了尊重和称赞。

不放弃是逆境中的勇敢坚持,而敢坚持,就是成功的关键。就像我们日常正在做的整村评级授信,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有很多:劳动力主力外出务工不在家,在家的村民年龄偏大或偏小,日常评议走访工作量大、时间紧、产出少,移动签约系统不够完善等等。这些困难,与李善德完不成任务就被砍头的后果相比,算得了什么呢?我们不敢坚持的原因,可能是短期内效果不明显,业绩观出了问题;可能是习惯了坐在办公室和车里吹空调,工作作风出了问题;可能是经历了不被村民理解的挫折,产生了躺平思想,工作意识出了问题;可能是考核侧重于奖励更多的指标,产出与收入不成正比,工作重心出了问题等等。然而,李善德并没有想那么多,他只是纯粹地想把事情办好,所以他的成功并非偶然。他勇于面对挑战,敢于承担责任;他不断学习新知识,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;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,这些都说明,小人物也可以成功,关键看你能否坚持。

长安的荔枝已经腐烂在历史的长河中,但李善德的精神依然鲜活。作为当代银行人,我们或许平凡如李善德,却同样能在各自岗位上守护那份清廉本色。荔枝易腐,初心不朽。当我们面对诱惑陷入迷茫时,当我们面对困难不知所措时,不妨想想那颗千年之前的荔枝,想想自己当初进来沅江农商银行时,想要书写怎样的职业故事,过一个怎样的人生。

分享到:
网站地图